在数字媒介主导的视觉时代,英国百年纸业品牌GF Smith以颠覆性手法重构品牌符号系统。这家拥有139年历史的B Corp认证企业,将纸张的物理触感转化为具象的情绪语言,通过2024年全新标识升级,完成从工具供应商到文化共创者的角色蜕变。这场由字母解构引发的品牌叙事革命,为传统行业提供了充满启发性的设计范本。
一、经典标识的极简主义密码
1.1 几何解构中的功能隐喻 2014年版标识出自设计机构Made Thought之手,以理性克制的无衬线字体构建专业形象。字母"G.F Smith"间的间隔符形成视觉停顿,精准对应企业全称George Frederick Smith的历史渊源。居中的小写"i"点睛设计,既平衡了字重比例,又以圆点元素暗喻纸张的物理形态。这种基于网格系统的设计语言,将纸张制造所需的精密工艺转化为视觉秩序。
1.2 色彩系统的物质转译 经典标识配套的Colorplan色卡体系,将企业核心产品转化为品牌资产。359种潘通专色对应不同纸张克重,形成可触摸的色彩数据库。设计师通过色块矩阵排列,构建出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感的视觉识别手册,使纸张从载体升华为创作媒介本身。
二、新标识的情绪化转译实验
2.1 符号学的语义重构 新标识突破性地将字母序列转化为拟人化笑脸:"G""F"构成双眼,"Smith"演绎上扬嘴角。这种语音节奏可视化设计(G·停顿·F·间隔·Smith)创造了独特的品牌声韵记忆点。动态延展系统中,字母间距可随应用场景弹性变化,模拟真实表情肌理,使静态标识具备情感张力。
2.2 三维字体的物质宣言 基于Homie字体的定制化改造,设计师通过球面建模技术赋予文字立体维度。受纸张曲面反射启发,"S"字符的螺旋结构暗合卷纸形态,0.8mm的深度蚀刻模拟凹版印刷触感。尽管部分转角存在光学变形争议,但这种不完美恰恰强化了手工制造的温感特质,与数字设计的机械精确形成戏剧化对比。
GF Smith的标识革新印证了当代品牌设计的深层转向:当物理介质的价值被重新评估,设计思维正从功能传达转向情感共振。新标识既延续了Colorplan系列的色彩基因,又通过动态表情系统构建品牌人格。这种将企业名称解构为面部表情的创举,本质上是对"纸张作为情感载体"的终极诠释——每张纸都承载着设计者的温度,正如每个笑脸都在传递创造者的善意。在B Corp认证框架下,此次升级不仅完成视觉更新,更建立起可持续品牌叙事的完整闭环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文内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,本文只供传递信息之用,非商务用途。如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3 e-brain brand. all right reserved.
苏ICP备14037048号-1 苏公网安备 32021302001070号